双向数字病区助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创建分级诊疗新模式
上海市卫健委秦景主任致辞
在会议主旨演讲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金昌晓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医联体建设存在的表面问题是基层首诊不能到位、双向转诊机制不全、各级分工不明,根本原因在于利益机制不健全、数据不能互联互通两个方面。而国家远程医学中心卢清君主任指出尽管中央已经将健康数据定位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但由于健康数据的涉及到患者隐私及与诊疗相关的复杂利益关系,临床数据实现互联互通目前看来仍遥遥无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继东副院长指出,目前医联体“联体不联心”的原因在于,数据无法互通,所以业务无法协同、能力无法下沉、 资源无法贯通,稀缺的优质专家、先进设备和技术难以共享,无法达到资源价值最大化利用。仁济医院一直在致力于以信息化解决这些问题,并在过去一年中取得显著成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张继东院长致辞及展望
张继东院长报告了仁济如何在医联体医院的专科之间,以制度推进+信息系统同质化把控患者的医疗质量,以随时一键拉通的高清视频联线取得患者的信任和接受;如何实现了“手术在仁济,康复在医联体,首次化疗在仁济,后续在医联体”的分级应用。还报告了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已经组建了19个专科联盟,为全国各地400多家医院提供专业和技术支持,自开展医联体建设以来,仁济医院实现医联体内年均下转患者7000多例,并帮助医联体内单位诊疗量增长数10倍。
同时,张继东院长还展望了仁济医联体在医疗业务、新药研发、原研设备、原研器械等方面的无尽可能性。
仁济医院心内科卜军主任说明双向数字病区应用场景
仁济医院泌尿外科薛蔚主任报告了长三角泌尿外科专科联盟发展规划,仁济医院心内科卜军主任报告了基层社区服务中心慢病康复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如何基于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区域医疗同质化发展。
中迈董事长林子牛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向与会来宾做仁济医院的分级诊疗应用展示 —— 以区块链支持的区域临床病历资料共享为基础,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数据互联互通,以高清视讯实现业务互动。
仁济医院专科联盟,每周固定时间常态化开展远程教学门诊、远程教学查房、远程科室会、远程手术直播等业务协作,并依托仁济专科联盟的品牌支持成员单位向下辐射,推动区域医疗同质化实现,为仁济医院兑现国家级教学医院责任,推动区域同质化医疗、增加本院科室周转率、长期获取精准的海量科研数据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